背景
当前位置:首页 > 同业动态 > 全市作家看岱山作品小辑之十二

全市作家看岱山作品小辑之十二
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5-10 14:56:27

点击上方蓝字“岱山作协”关注本公众号










全市作家



看岱山



作品小辑








第十二辑


目录



庄世维|桂太长河

鲁    迪|路的见证

王    水|安澜路随想




桂太长河

庄世维

进入衢山岛让我们最惊艳的,是长河。准确地说,是那条桂太长河。衢山岛的岛民喜欢把所有的河道称为“长河”,这是因为他们习惯把池塘也称为河,为区别池塘与河道,在一般河道前面加个“长”字也就理所当然了。

长河,一种让人听后为之心血沸腾浮想联翩的词汇,不是吗?大漠孤烟,长河落日,那是多么雄壮悠远的历史音尘所凝成的回响。当然,衢山的长河并不能与大陆上的大江大河相比,但是她所产生的深沉乡愁和表现的历史维度,那绝对是等同的。中国有一位知名作家写过一本散文集《霜冷长河》,他说过,哪怕在再穷的地方,一有大河,便有了大块面的波光霞影、芦荻水鸟,也就有了富足和美丽。

孤悬海外的岛屿从来缺乏淡水,衢山长河之水就是岛民的生命之源。因而他们把长河打扮得如此精致,如此艳丽,精心呵护,我知道,他们对长河付诸了太多感情,太多的心血和汗水。

清晨,我们漫步在桂太长河一侧的游步道上,雾霭中的长河之水映衬着尚未熄灭的华灯,河面上波光滟潋。近10米宽的河道流淌着丰沛的河水,水面上游弋着几只野鸭子,有岛民趟入齐腰深的河沿水边,用兜网捕捉螺蛳,几丛芦苇晃动着柔软的穗子在秋风中摇曳生姿,展露的是一幅原生态画面。两边用石块驳得笔直的河岸朝东南方向伸展到远处,望不到尽头。河道的两岸,宽阔的沥青马路掩映在垂柳之下,以平行线的方向与河道共行。东北一侧千米木质栏杆和游步道,可以让我们在长河一路陪伴下,共度一段愉快醉人的行程。向长河两岸纵目远望,便是广袤的沃野,那是衢山人民历经千百年开垦的土地,这片土地在长河的滋润下,曾经一代又一代为衢山人民提供衣食之源。置身其间,这里早已不见了昔日的海潮进出,不见了成片的芦苇和裸露的泥涂,几乎看不到海的影子,只有一种岸柳成行、金风扑面的江南风情。

长河的历史,也是一部衢山岛的历史。尽管衢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,尽管在皇坟基出土过大唐开成年间程夫人墓志铭,尽管在宋熙宁六年曾置为蓬莱乡第三都,但是作为孤悬海外之岛,却长期成为明清王朝的烫手山芋。统治者们患得患失,弃置怕成为海盗们的巢穴,升课(建立行政管理机构)又怕管不过来而“徒费钱饷”,最消极的办法就是强令迁民于大陆,将衢山变为一个无人岛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),朝廷对朐(衢)山实行“清野之策而墟其地”政策,强遣岛民入内陆。至清光绪四年(1878)止,衢山岛竟被弃置将近五百年之久。原始的桂太长河叫长清河,滚滚的海水一日两潮,从呈喇叭口的桂花龙门入浦,滚入沼潭口,沿浦两岸是赤地千里的盐碱涂地。在那个时代,衢山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边隅。

但是应当指出的是,在被明清统治者弃置的近五百年时间里,衢山并非荒无人烟,对家乡的怀恋,对海岛周边丰富的海产特别是岱衢洋的大黄鱼资源的吸引,使衢山从来不缺乏人气。那些世世代代在岛子上生活过的渔民,还是不断偷偷地从大陆上跑回来,即便是温台、闽粤一带的渔民们也纷纷上岛定居,他们搭厂建茅蓬,拼板造小船,耕种已经荒芜的土地,在海上捕捞渔获物,荜路蓝缕,苦度生涯。光绪《定海厅志》载:至道光廿一年(1841)“……该山烟户已不下二千有余”,人口日益增加让衢山岛加快了垦复的速度。而从康熙廿八年(1680)到同治十年(1872)这段近200年的历史时期内,衢山岛民及相关官员曾先后7次要求“升粮”(建立官方管理机构)而未获成功,衢山岛像一只包袱,被统治者遗弃在舟山的北端海面上。但岛民们垦殖和开发家乡的努力从来不曾停止。即便是在康熙年间衢山海禁尚未解除、展复令尚未下达之时,长清河就已有衢山岛民着手开掘整修,“起自太平老鼠山,经外太平至沼潭入海”(《衢山镇志》)。筑造塘碶,将海水逐步逼退到沼潭以外,这就是最原始的桂太长河。

直到光绪元年(1875),浙江巡抚杨昌淩稟请开垦衢山获钦准。四年,衢山展复,始设衢山庄,隶属定海直隶厅蓬莱乡。此时岛内已达3395户,13888人。人口的繁衍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,寻找水源、辟垦土地成为岛民进一步整修长清河、造碶筑塘、围海造田的客观动力,尤其是对淡水的需求,长清河作为岛民的生命之脉,那是须臾不可间断的。因此岛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长清河的修浚改造,他们开通多条支流,涝时将水排入长清河,通过河流排放入海;旱时将长清河水引入支流,灌溉两岸地田。他们深挖河床,拓宽河道,增加长清河的吐纳容量。积年累月,由于海水不再侵入,“捍卤”的成果是沿河两岸一带不断得到“蓄淡”,咸碱的土地逐步变为沃壤。

衢山在1950年7月解放后,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衢山水利建设。1957年,开始着手对长清河的出海口——桂花的龙门、沼潭进行大规模水利设施改造,建造桂花龙门海塘,重修碶闸。当时的地委书记王裕民曾为该工地题词:“龙门是苦门,海水向里滚;堵住龙门口,苦门变福门”。这一次整修历时4年,至1961年10月方竣工,龙门海塘和碶闸保护面积达6500亩,围涂面积4千多亩。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整修长清河更是成为农业学大寨的一个大工地,曾出现工农商学兵千人上工地挖河的场面,期间,。至1978年,经过多年努力,将河道拓宽、裁直、筑岸、疏通、挖深、建闸、改造成全长4700余米、深2米、宽7-9米的桂太长河(桂花村至太平村),进入二十一世纪,投入1400万余元完成2800米段的桂太长河一二期工程,东北一侧沿岸敷设长达两千余米木质栏杆,两米宽木质游步道,沿河建立多处泵站,多条不同型式的桥梁、凉亭、不同风格的宣传画廊和绿化带,成为人们在节假日游览的胜地、休憩的场所,也成为衢山岛“五水共治”的样板和具有代表性地理标志建筑。

今天,我们漫步在沿河廊道上,回望衢山历史,回望长河的历史,不禁感慨系之。在这片人类生生不息的土地上,我们曾经以披荆斩棘的精神走过的坎坷之路终于迎来通衢大道。衢山岛民正在小康大道上快步迈进。

我们之所以将绵延不绝的历史称之为“长河”原因就是,从人类的起源到现在,她承载了太多的内容,淘尽了无数英雄。是非成败,只有与历史对话才能最终得到论定,而唯一能够与历史相链接贯通的,也就只有长河之水,在烟水迷蒙、白露横江的忧伤感情意境中审视我们曾经走过的路。我们从这条河上,不但溯源历史,而且展示现在,甚至还能启迪未来。流淌了数千年的长河便有了她的灵魂,成为了与历朝历代先祖们沟通的渠道。

今天,正是这一条外貌秀丽内涵深邃桂太长河,见证了衢山从沉沉的历史深处艰难走来,又走向新的繁荣开发之路的证人。



路的见证

鲁  迪


这些年,伴随着岱山城市改造建设的不断推进,城市道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。回顾过去,岱山的道路从原先百姓踏步自然形成的民间小路,至后来陆续筑就的石板路、泥砂路到水泥路、改性沥青砼路面,一些人行道采用路面砖铺装。那些道路经历了沧桑岁月、社会变迁,见证了一个县城的历史巨变和跨越发展,它们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刷新着一个又一个时代印记。

“华丽变身”的沿港路

1950年,高亭镇主街只有高亭街和宫前街,石板路,全长分别380米、100米,还是泥石路面,每逢下雨,便成黄泥汤路,行人一俟走过,鞋底沾满了泥巴,裤脚被溅的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泥浆。其余街巷狭窄、弯曲,高低不平,行人多时得挨肩而过。高亭沿港路临街而立有二排低矮的木房子,上边住人,下边是一个个铺面,里面阴暗狭小,但那是县城最热闹的一条马路了。沿港东路那段原来是海滩,1968年筑海塘后才建成泥石路。因路临港,在沿港路东段,故名。有一年刮台风,。,很多人爬上屋顶才逃过了一劫。

沿港西路原为海涂,解放后通过围堤促淤筑塘建厂形成小路,铺成砂石路。沿港中路为县城主干道,原来是石板和砂石路。1972年,沿港中路和沿港西路拓宽改造,路面铺上了沙石和沥青。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,沿港中路那条马路上新建起了县城第一家百货公司。开业的那晚,行人摩肩接踵前去观看,因为路窄,几乎塞得不透一丝缝儿。

到了1988年,经过不断改造,沿港中路和沿港西路已分别拓宽至长1200米、1150米,宽11米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沿港路又加以改造扩建,浇了水泥路。2002年,实施旧城改造,沿港中路中段、南段重建并全部浇筑为水泥路。 2003年9月,环岛北线动工兴建,沿港东路实施重大改建,打通蒲门山,建造移动桥,与竹屿新区道路相接,于2004年10月正式通车。沿港西路经过多次改造,从水泥路到改砼路面,又改为沥青砼路面。如今的沿港路变得宽敞、整洁、亮堂,周围建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,饭店、OK厅、超市、商铺、书店、住宅群……热闹气派,欣欣向荣,颇有海上城市的气韵。

前生今世的安澜路

到如今的安澜路上走,你肯定无法想像它当年的模样。狭窄的泥泞街道,路面坑坑洼洼,加上私搭乱建,鸽子笼式的小店面沿街经营,随处摆摊设点,两旁低矮错落的房子,沿街店面低矮破旧,店铺甚少,市面萧条。

1950年,安澜路最宽处仅7米左右,常有车辆人群拥挤堵塞现象发生。1972年,政府对道路实施改造拓宽,路面铺沙石和沥青。1975年至1985年,浇混凝土,路拓宽延长。1993年,安澜路商业街改造,被政府列为 “八大兴岱工程之一”,分两期进行,拓宽道路,街道两侧建商业、住宅、娱乐等用房。至1995年,这条破旧的老街终于改造成了崭新、繁华的步行商业街。2005年,政府又对安澜路实施改造,至2006年2月竣工。改造后的商业街,融合了旅游、商务、文化、休闲一体化的水准,填补了县城无高档休闲购物街的空白,一到晚上,路灯、装饰灯和店铺霓虹灯交相辉映,景色迷人,构成了一幅最具海岛特色的城市夜景。

延绵悠长的长河路

老高亭人都知道,镇街区西北首有长河,沿长河左边多为农田,右边沿长河长长的泥砂路狭窄弯曲。1972年后,长河路经过改造,路面拓宽并铺砂石。1987年的长河路,西起沿港中路,东至东海路,为城区交通干道,连接着岱山岛东西两片的主要过境公路。1998年,县成立长河路建设工程指挥部,进行长河路工程建设,工程全长1810米,包括河道清淤砌岸、桥梁建造、旧路改造、铺设专业管线和绿化。2003年,随着高亭竹屿新区的开辟,长河路不断延伸。两旁功能区建设不断完善。2013年,南临长河路的日达广场建成,大型生活超市、国际一线连锁西餐厅、3D 数字院线、家电数码卖场、量贩式KTV、潮流百货等成为岱山的核心商圈,满足了岱山百姓的一站式消费需求。2014年,结合“五水共治”改造污水管网,重点实施高亭长河路两侧及周边的污水管网改造和长河治理,进一步改善了百姓生活品质。

漫步长河路,你会发现,这条路除了干净宽敞,还绿意盎然,四季如春。道旁绿意葱茏的树木,色彩缤纷的鲜花愉悦着人们的眼睛,也愉悦着人们的心灵,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赏心悦目,它就像清澈的河水滋润着岛城百姓的生活。

风格各异的马路

岱山的马路是风格各异、各具特色的,每一条马路都有着它们的筋络和风骨。早期的蓬莱路是泥砂路,左边是一片杂乱的农田和房屋,长仅百米,宽1米。2008年6月,蓬莱路实施改造,机动车道为两车道,这条路经拓宽修建,采用高强度全沥青浇筑,成为舟山市首条改性沥青路面。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了花岗岩铺贴,沿街路面改造应用大块石料、机理感材料,色彩欢快鲜明,提升了老城区的道路品味。

同年,又新建了人民路延伸段工程,于2009年8月底完工,这条路总长1500米。从红叶大酒店至衢山大道,工程总投资4千多万元。从一座山间劈出一条道来,向竹屿新区延伸,那条路的建设可谓是大手笔。建成后,又实施人民路延伸段休闲街工程,它借鉴香榭丽舍大街的设计理念,在保持车行道畅通的前提下,以绿化景观带隔离,在车道两侧形成步行休闲街,使得两侧的商业店铺设施的局部可以延伸到步行街,形成室外吧街等休闲方式。如今,这条道路的南边成为集餐饮、休闲、娱乐为一体的生活街区。各色店铺引人注目,行人走在这条宽畅的路上,体验着休闲、观赏和运动于一体的自在心情。

1998年起,随着城区道路的不断发展,转向城镇区外围道路新建和改造工程。2003年,高亭竹屿新区开辟,县城扩大,竹屿新区道路管网建设加快推进。走在新区道路上,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。这儿树绿、花美、道宽、路洁,空气特别清新。建筑风格新颖,色彩各异,线条流畅,既富有时代节奏特点,有具有地方特色,体现了新区城市的整体美。经过10余年的建设,如今的竹屿新区已建设成为功能完善、交通便捷、配套齐全、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开发区。

如今,环城北路也成为高亭老城区和竹屿新区重要连接线。这是岱山首条环城路,成为连接高亭老城和竹屿新区的快速通道。岱山城区如今正按着西延东扩中提升的思路布局建设。城区东扩至竹屿新区,西向小高亭、浪激渚方向延伸,而环城北路成为两者之间最重要的一条动脉。

从高处俯瞰高亭城区,宽敞的马路似一条条蜿蜒的河流汇集成壮观的美景,它们似乎总以各种各样的姿态一直往前延伸,就像这个美丽海岛城市的未来,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,让人充满无限遐想。




安澜路随想

王  水

安澜路应是个百岁老人,经历了灰灰的岁月,也见证了阳光灿烂的日子。它这个小小的街巷,在那个唱响“春天的故事”的时代,终于发生了巨变。于是她年轻了,她漂亮了,她迷人了,她具有了招引的力度——她以20米的身腰,700米的身材,穿着平整的彩裙,舒展的平卧在“蓬莱仙岛”的中心,东垂蓬莱路,西截沿港路,两旁站立起崭新的高楼,栋栋洞开大大的店门,成了一条商业街,成了高亭的热闹所在,繁荣所在,情趣所在,精华所在。

安澜路,正响亮着她的名字。


那是个好名字。“澜”者大波大浪之谓也;“安”者乃平安安定、使安定之意也。“安澜”者本义是波浪不兴,没有泛滥现象也;因此又喻太平之意。“安澜”之名,真可谓一词双关,一路双意。那安澜路西接沿港路,垂对高亭港。港湾连大海。看那安澜路向东伸展,穿越高亭中心,紧连民众生存。“安澜”就以她特定的使命,静静祈佑港湾风平浪静,护佑船舶不受损害;默默祷祝太平盛世,民众生活美好。平安蓬莱,和谐高亭,她用“安澜”两字唱响了新歌和情歌。


安澜路醒得很早,似乎还是传承着“日出而作”的习俗,太阳刚刚把高楼的屋顶涂上红彩,安澜路就已经人声喧闹了。地摊小贩的叫卖声和着菜市人群讨价声,往来人群喧响传呼的叫声,使得拓展了的安澜路还是显得拥挤。这是一天的序曲,也许是最为动人的部分。安澜路睡得也很早,似乎还保持“日落而息”的习惯。21点以后,已经是人烟稀少,店肆落门。虽有几家酒店宾馆,还能闪亮些微霓虹,虽有几处排挡,还会响点人声,可那种“日落而息”的意识还是流满街道,净声静息,是否那是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的间歇?

也许农村与城市的区分就在于早晚的不同。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这是农村的风格,白天早早翻腾,夜晚寂寥无声。而城市则是“白天迟迟作,夜晚深深欢”,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夜生活是城市的欢快。似乎早上开张的时间越迟,城市也就越大。比如定海8点开门,杭州则是九点开门,上海北京就是十点了。于是当我站在安澜路口,看着那热闹的早市,我竟觉得那高楼大厦的城市外貌掩不住骨子里的农村本色,而透露出来的农村本色又在城市的外貌导引下向着城市演进,于是这里就有了特有的风情,那是一种不城不农的模式,那是一种有城有农的融合,那是一种或城或农的突破。于是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,,文化与行商在这里交融。


发展是前瞻的,乡情是古朴的。文化积淀是发展的基石。每一个地域应该有自己的特征,安澜路也许昭示了蓬莱仙乡的特征。我在安澜路上徘徊,我寻觅着她的意蕴。我猜想她似乎在告诉我:与时俱进的同时,是继承和吸收,需要把一种勤劳的奋发、一种踏实的步伐、一种朴素的生存、一种因地制宜的机智融合成一曲新的旋律;不要矫饰,不用张狂,不可奢华,实实在在让百姓感受生活的真切和美好,热烈与安宁,才是兴旺的本源。

于是,当我踏在安澜路上时,感到了充实和快乐。





识别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
平台制作  梦宇  /  吴常良

(图片来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