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
当前位置:首页 > 鲜活水产 > 来了!最全日照民间故事!(2)

来了!最全日照民间故事!(2)
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5-10 14:56:27

这就是日照

This is Rizhao

雹子不打安家岭  

据说日照市两城镇西北安家岭一带从来不下雹子,你知道是为什么吗?相传,古时候安家岭有个姓安的老人,因为替天行道、善于安抚民心,颇受天宫的青睐。这一天,安公应邀到玉帝那里做客,玉帝把他待作上宾,筵席十分丰盛。那酒是用王母娘娘瑶池里的水酿造的,其香无比,喝一口可延年千岁;那桃也是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摘来的,吃一个可长生不老,玉帝还专门派鼻涕神为安公斟酒、端肴、送果。那鼻涕神虽为一方天神,可从来也没吃过那王母娘娘的仙桃,今日一见,直馋得垂涎欲滴。他趁别人不注意,就偷偷地吃了一个,正巧被掌管宴会的天神看到了,便报告了玉帝。玉帝一听大怒,命人给鼻涕神戴上笼头,继续为宴会斟酒上菜。

那鼻涕神戴着笼头在众人面前走来走去,实在是丢人现眼,他想请人在玉帝面前求情,可是众神摄于玉帝的威严,谁也不敢多言。安公在一旁看得明白,便到玉帝面前求情:“鼻涕神神斟酒上菜十分辛苦,念他初犯,希望网开一面,不必深究”。玉帝见来自人间的贵客求情,只好命人给鼻涕神取下笼头。鼻涕神为此对安公感激不尽。宴会散后,他一直把安公送到家里。临别时,他为表心意,想满足安公一个心愿。安公知他是分管雹子的神仙,便说:不要金银财宝,只要这里别下冰雹。原来,安家岭一带常闹雹灾,害得百姓老没收成。鼻涕神一听,就这么点小事,本就在自己管辖之内,便满口应允。从此,安家岭一带就再也没下过雹子,也就有了流传至今的“雹子不打安家岭”的说法。


河山底下是龙宫

相传不知多少万年以前,有一个大汉,头在云彩里,海水没到肚脐眼,肩挑两座大山从西往东走。迎面来了一个孕妇,孕妇走着走着眼前乌黑,抬头一看是一位巨人,便问:“你这位大人挑的是什么?”“是两座山。”那大汉漫不经心地答道。孕妇一听,吓了一大跳:‘一个从能挑两座大山,这人怎么这么大力气?她就好奇地问道:“你挑的是什么山,干什么去?”大汉回答说:“前面是合山,后面叫会山,这是去填东海。”孕妇听了愈加不解,自言自语道:“你怎么挑得动来?”孕妇话音刚落,大汉就觉得肩上的分量越来越重,他刚想换过肩来,只听“啪”的一声,扁担一崩两半截,两山各自落到海里。这前边的合山,后人传为河山,后面的会山,越王勾践路过此山改称为小会稽。那崩断的两截扁担,一半截立在会稽山后,后人称“石老”,一半截在河山南头石河村东山口立着,人称“擎天柱”。

当时两座山落在海里的时候都露不出山头,过了三天之后,了不得喽!天昏地暗,海翻浪滚,雨连天天连雨整整持续了半个月。原来河山落沉的下面是龙宫,整座河山落下来,把龙宫压得四分五裂。老龙王急忙下令龙门子孙,搬家的搬家,,号召大家有什么本事使什么本事。这样大家名显神通,弄得天昏地暗,可真是翻江倒海。

河山把龙宫和练武场隔在了两边,河山的西边即练武场。其时,龙王三太子正率领着虾兵蟹将在此操练呢。

老龙王一面指挥亲信往东南搬家,一面指示“海里蹦”到山西边打探三太子及练武场的情况,并嘱咐把武场兵器收拾好运回来。“海里蹦”哪敢推辞,使答应了,可是大山挡道又不知从哪里过去。它从南到北往返蹦了两蹦,没发现从哪里能越过。它急了,完不成任务回去交不了差呀,它鼓了鼓劲蹦上山顶,不想用力过猛,伤了右腿。带着受伤的右腿,它连滚带爬地好歹找到了三太子,将经过与三太子禀报了一番。三太子看“海里蹦”受了伤,就命令分水夜叉带虾蟹二卒限三天内勘探好越山回龙宫的路线。分水夜叉得令率二卒经勘探,第三天午夜时分回来禀报,探明只有从“海里蹦”来的那个山口往南超过一个高山顶再往南稍有低凹处,才可通过。三太子听了不放心,又让夜叉带路,自己实地考察了一番才放心。

二月初一这天晚上,三太子召集所有的兵将训话。命令明天二月二天不明各自带好武器砸山开道,返回龙宫,由海螺负责打更,以号为令。众兵将齐声应是。

二月二的一大早,海螺发出了号令,乌龟、蛤蜊、八带鱼……众虾兵蟹将成群结队各携带武器来到会合地点。三太子查阅了兵将器械确认无误后,率众来到半山腰,指着早已看好的路线,说声“砸!”只听轰隆一声,河山正西出现了一道大口子,三太子指挥众将迅速向龙宫聚集。

龙王正等得焦急,听到震耳欲聋的响声,知道三太子等众交破山回宫,忙派兵将接应,到中午时分,三太子所率兵将及武器等全部撤回龙宫。龙宫南迁,合家团圆,老龙王大摆酒宴庆贺,大家频频举杯。老龙王说:“咱祖祖辈辈住在这里,今天降横祸,咱一家在此吃一顿离故居饭,记住二月二是咱抬头的日子,咱们要到东南方重建家园——龙宫。”三太子问:“父王何时动身?”龙王道:“当日当卯,当时就好,酒宴后各做好启程准备。”

却说众兵将集结待命,核查人数毕,老龙王问:“‘海里蹦’呢?”“‘海里蹦’右腿受伤。”一蟹将答道。龙王说:“让它过来!”“海里蹦”一瘸一拐来到龙王跟前,汇报了它去查看武场及三太子的情况。龙王听了生气地长吸一口气,只觉得嗓子里有一物阻塞,猛咳一声,咳出一口痰,它回首一吐:“呸!‘海里蹦’,你是个有名无实的东西,还得说三太子率众将有实功夫。”从此,“海里蹦”在人间成了徒有虚名的代表。老龙王说完,众将在分水夜叉的带领下,直奔新龙宫方向而去。

众兵将走了,老龙王环顾四周,它吸干了会稽山、河山四周的水后,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。

从此,在日照市西北角出现了这样一些地方,龙王吐出的一口痰,成了一个大汪,原叫龙痰汪,后人逐步改称龙潭沟,也就是今天的河山镇的龙泉沟村附近。在尹家河乡樵叶子村“海里蹦”伤腿地方叫小口子,三太子率众兵将砸开的山口叫大口子。河山东侧坡下,曾是龙宫的金库,后来人们叫它“钱窟窿”。河山附近山石特异,特别是现在尹家河的龙王沟,块块石头都是海里的精灵变的。如随处可见的“螃蟹爪、”“蛤蜊窝”、“乌龟石”、“大虾婆”、“坐沙鱼”、“大海螺”……每到春夏雾天,人们还能看见龙王三太子立在半山腰,指挥虾兵蟹将操练呢。


奎山顶上的楼基

凡是游过奎山的人,都要在楼基的条石上议论感叹一番。相传不知在哪个朝代,住在海曲县的人们就听说有个被称作人间天堂的苏杭二州。人们向往苏杭二州,更向往苏州灯节的盛景。但相隔万水千山,去又去不了。于是,大家便商议在奎山顶上修一座九层高楼,每逢元宵佳节,坐在楼顶上便可观望到苏州的灯山火海。可是谁能来担当此造楼重任呢?乡亲们苦思冥想,忽然一人提起当时的神医道士荀道全。众人一听齐声称妙,立即派人把荀道全请来,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,请他主持建楼。荀道全满口答应,马上便着手筹备木料。然而咱当地没有这样又粗又直的树木,于是,荀道全决定去江南化缘。

荀道全来到江南,拜访当地绅士,说明来意。谁知人家一看荀道全人不出众,貌不惊人,根本瞧不起他,故而言道:“道主化缘建楼恐难从命,不过道爷若是腹中饥饿,还请家中用斋。"荀道全微微一笑言道:“不敢有劳施主费心。"尔后,从袖内抽出一把鹅毛小扇,朝半空一扇,只见一只接一只的屎壳郎,扇动着翅膀,飞到了荀道全面前,接着荀道全用扇子一敲,那一只只屎壳郎的翅膀全落到地上。等荀道全走后,在场的人们近前一看,都惊呆了,落在地上的翅膀变成一堆山栗子皮。众人大惊,齐声说道:“这道士定是神人,不可小看。”于是他们赶快追上荀道全,带着他来到长满树木的山坡前,问他建楼需要多少木材,荀道全说:“我只要我道袍能盖住地方的就行。”绅士们一听爽快地答应了。于是一行人来到山下,荀道全脱下道袍,朝山上抛去,只见道袍飘起在半空,如同一只飞旋下落的山鹰,越旋越大,翩翩在半空,把半个山坡盖得严严实实。绅士们一看直眼啦,但不可食言。树全部伐倒后,绅士们问木料如何发运,荀道全说道:“承劳众施主费心,就请将木料运往海边,推人海中即可。”

荀道全回到奎山后,众工匠问木料何时运到,荀道全说:“七月十五午时三刻,木料就到。"他随即派一名民工在海眼洞旁守着,叮嘱说:“七月十五午时三刻,看见水泡泛起,有麦糠从水中浮出,木材就到了。这一天终于到了,七月十五三伏天,这位民工被火毒的太阳晒得大汗淋漓。午时刚到,只见海眼内有水泡冒出,他想,天下哪有这样的怪事,于是他就从别的地方抓了一把麦糠信手撒到海里,刹那间,就见一根根的木材从海中泛出,一会就堆满了山坡。

木料备齐后,还要往山上运石料,要把几千斤重的石条运上山可真不容易。荀道全就在附近村里挑选了十几个强壮的汉子,让他们饱食了一顿荞麦耙钉面后,来到山下,荀道全写了一道符子,拜罢天地,用火焚烧。然后吩咐民工背起大石条,一直往山上走去,不回头看,这样就可以一直背到山顶不觉得累。

却说在奎山西南山腰,有一座“白云观",观内住着一个道姑,她见荀道全要在奎山上建楼,楼建成后,自己的道观就全置于众目睽睽之下,没有一点遮挡。再加上她与荀道全因门户之见素来不睦,于是就想尽办法进行阻。她四方探听,终于得到荀道全道术之法,于是,她先是在人们中间散布谣言说:“九层楼台修成之后,是为了供男人们窥视山下乡村妇女的,以后四邻乡村的妇女的清白之身就难保了。后来她又重金收买了一名村妇,就在民工们背负石条上山的半路上,那村妇突然尖叫起来,背石条的民工不由自主地回头一看,这下可糟了,就听一阵惨叫,民工们一个个被身上背着的石条压得粉身碎骨。后来人们上山收葬民工们的尸体时,发现众民工的肚子里都装满铁耙钉齿。原来,荀道全让民工们吃的荞麦耙钉面,到了民工的肚子里都变成了铁耙齿,以支撑身体,使之能够承受大石条的巨大重量。荀道全的道术被那道姑破解了,九层楼阁的修建从此就停止了。 

后来,人们将那些搬到半山腰的石条,砌成楼基。这就是现在的奎山一景——“九层楼基"。


西湖九顶山与回龙观的传说

日照西约三十公里的地方,有一座九顶连接的山,山虽不高,却有些来历。传说,九顶山原来有十顶,由十个像饽饽一样的小山围成一圈,中间有个深不见底的大渊子,里面的水瓦蓝瓦蓝的,冬暖夏凉。里边有十条小龙,经常跃出水面戏水玩耍。原来这里是培养皇帝的学府,由当地的土地神看管。那十条小龙平时各自在自己的宫殿里读书,学如何当皇帝的本事,闲时便一起在大渊子里玩耍。这年春天,十条小龙在水里戏闹了一阵,老大突然说:“我就要去投胎做皇帝了,实在不愿意离开你们。"老十说:“咱们干吗要去当皇帝呢?整天闷在深宫大院里,连句玩笑话都不敢说……"没等老十说完,快嘴的老二便说:“依我看,咱们不如投胎去做状元,兄弟十人可以经常见面,多开心。”大家听了觉着在理,就一起商定:先从老大开始,投胎人世去做状元。

它们说干就干,老大先走了一步,投胎进了大花崖村的焦家。这件事被管理学府的土地神知道了,就报告了玉皇大帝。玉皇大帝很生气,马上派南极仙翁前去处置。南极仙翁来到九顶山找到兄弟九人,便要处以刑罚。九龙不服,在大渊子里与南极仙翁打了一仗,南极仙翁一则势单力薄,二则九龙凭借水上的功夫与他周旋,不下几个回合,南极仙翁便败下阵来。不拿下九龙无法向玉皇大帝交差,南极仙翁急中生智,他用南极神功将东面的一个山头搬走了,大渊子里的水立即向东海流去,不一会儿就流干了。九龙离开水如同那大鹏折了翅膀,只好束手就擒。南极仙翁打开宝葫芦,将九条龙收在里面,压在一块大青石板底下。为防止九龙逃走,又在大青石板上建了一座宫殿,叫“回龙观”,作为骊山老母的一座行宫。骊山老母定期到“回龙观"住些日子,以监督九龙是否在那里老老实实受罚。就这样,那九条小龙一直未能转世,只有老大投胎焦家,长大成人后果然中了状元,这便是焦宏。后来,日照地界里不出状元,只出进士。


三庄消灾降福土地神”

三庄有一座大山,山前山后各有一座土地庙。山后的土地庙,门上有一块匾额,上写:“灾降福土地神”七个大字。据说这是当地老百姓为赞扬此庙的土地神清廉无私、秉公办事而题写悬挂的。

传说此庙的土地神,虽掌管着一方地盘,,勒索香火,降灾百姓,所以,日子过得十分贫寒。土地娘娘对土地爷说:“家里没有钱用了,你快挑担柴草去卖了,换点钱回来用吧。”土地神见说,便挑起柴草直奔山前大集而去。路经山前土地庙时,远远看见一路上抬着整猪、担着整羊去庙里进香的人络绎不绝。于是便放下柴草担子,跟着进香的人们进庙观看。山前土地神见他汗流满面,觉得奇怪,闲谈中得知他生活无着落而靠卖柴度日,便讥笑他:“你也太无能了,孬好咱们也是地府派来管理一方的土地神,你为啥不用香火带(据说是土地神勒索香火的一件法宝)显灵,让百姓来进香呢?”山后的土地神说:“我那庙离村很近,我亲眼看到,百姓的生活很困苦,但我却没有能力为百姓降福。我和娘子商量,早就不勒香火带了,我已经把香火带封了,使用香火带的秘诀我也忘记了。”山前的土地神听后便说:“别再折磨自己了,把我的香火带先拿回去用吧。”说着还把香火带的秘诀教给了他。

于是,山后土地神拿着山前土地神的香火带回到山后,对土地娘娘说明情况,最后商定先试试。他拿着香火带到村里转了一会儿才走进一户人家,见这家正在吃午饭,便趁机念动口诀,把香火带往一壮年人头上套去。那壮年人立即头痛欲裂,在地上滚来滚去,叫苦连天。土地神见此惨状,便有些内心不忍,就想挤进屋里取回香火带算了。这时只见一个壮年人从外面匆匆赶来,他乘机躲到门框边。那壮年人手扶门边往里走,正巧手摸在一摊鼻涕上,便怒骂道:“这是哪个混蛋吐的(土地)!"这时,躲在门边上的土地神一听慌了手脚,心想这凡人怎么知道,是我这个勒索香火的土地干的?不好,快跑吧!急急忙忙地赶紧取走了壮年人头上的香火带子,一溜烟地跑回庙里,对娘娘诉说了事情的经过,娘娘听后叹了一口气说:“罢了,伤害人的事咱不能干啊,快把那香火带子还给人家吧。日子再清贫,咱也要过得心里坦然些!”土地爷只消灾、不降灾的事迹,让灶王爷知道了,他很受感动。便托梦给百姓,百姓们回顾了这些年,村里确实三灾八难不多,原来是多亏了土地神的一片善心。于是,众人就送了一块书有“消灾降福土地神”七个大字的匾额,挂在了土地庙的门上,以示感念土地神的大恩大德。


一个关于河山石亭(钟楼)的传说

很早很早以前,河山一带人民为敬奉山神,就在山上修了山神庙、老母阁、寺庙,至今遗址尚存。寺里的和尚要念经,还要修一座钟楼。这钟楼全是用山上出的石条、石板筑起,大铁钟则需要化缘购买。担负化缘任务的和尚便逐户登门,当来到一个因天灾人祸穷得揭不开锅的户时,户主说:“师傅也看见了,家里值钱的东西别没有,就还有个儿子,要是需要,就将孩子化去吧。”说者没有当真,听者没有留意,也就另去别门了。可当化缘完买回大钟挂到钟楼敲钟时,怎么敲也不响。有人说:"钟不鸣,缺了铜。要找铜,到山东"。

于是又到山以东收集了废铜加进去重铸,但还是不响。这时,化缘的和尚恍然大悟,这钟需要的是孩童的童啊!但有谁家舍得亲生骨肉,只有再到山东那个“愿”化孩子的人家。夫妻俩抱紧孩子哭作一团。那刚刚学话的孩子也象懂事了似的,大声哭喊着:我不走,我不走!但最后还是被活活抢走,双方在争夺时还扒掉一只鞋。用这性命换来的钟声清脆无比,方圆百里都能听见,但声声凄惨,如泣如诉,催人泪下,当地人听了难以忍受,因此挂了不多久,此钟便被废弃。


桃花岛的来历

鸟览桃花岛拟一朵美丽的桃花,随着潮涨潮落象一朵桃花徐徐开放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周而复始。桃花岛又称桃花栏、逃获栏(逃生获救的地方)。

相传朱元璋带领他的一帮兄弟打天下时的某天下午,两军混战,战至黄昏,朱元璋被打的溃不成军,落荒而逃,猛抬头眼前一片大海,前有大海当道,后有敌军追击,朱元璋叹到:天灭我也?!。正叹息间,眼前的海水急速退去,露出一片礁石,朱元璋飞步跑向礁石,敌军追到海边搜寻朱元璋,看到大海里的礁石上有一个人影,逐命人追之,无奈这时相连的礁石从中断裂,海水上涨,无法登上里边的礁石,敌军随即安营扎寨,守株待兔。且说朱元璋在海里的礁石上看到敌军安营扎寨,自己的四周一片海水,海水不断上涨,礁石不断被海水淹没,走出礁石的路已被阻断,朱元璋大吼一声:我乃真龙天子天不灭我!!!这时突然狂风大作,暴雨倾盆,奇怪的事发生了,只见水涨礁石也涨,雨过天晴,满天星斗,水已不涨礁石也不涨了,形成了一个型拟桃花状的小岛,遥望对岸敌军仍在守侯,就这样朱元璋被困在岛上,饿了捉鱼摸虾,搜寻贝类充饥,渴了喝岛上低凹处积存的雨水,七天七夜后敌人退走,海水退去露出一线礁石与海岸相连............


丝山仙人洞与桃花岛

在很久很久以前,丝山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中的一个礁石岛,随潮涨潮落时阴时现,随时间推移,地壳变迁浮出水面,因山中盛产蚕搡,人们用蚕茧抽丝制绸,当地人习惯称其山为丝山。

传说吕洞宾在山中修道,吕洞宾修道的山洞被称为仙人洞。洞口位于丝山顶部的悬崖峭壁上,几乎呈垂直状直入底下,洞中有水,可听到流水声,由拟万马奔腾,洞有多深、多广、走向何方,几多出口,无人考证,无人知晓。相传有一樵夫上山打柴口渴难耐,忽听有流水声,寻声找去,费了几翻周折后,终于在背阴处悬崖峭壁上发现洞口,因洞中黑暗,樵夫用扁担探视,不想一失手扁担掉入洞中,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听到砰的一声扁担入水声,樵夫懊丧的回家,把丢失扁担的经过告诉家人,不想第二天樵夫因丢失扁担无担柴工具改为赶海,意想不道的是,在桃花岛附近的海边找到了前一天丢失在山洞中的扁担。樵夫万分惊喜,把扁担失而复得的经过告诉所有人,世代相传。并将此洞称做仙人洞。桃花岛附近仅是仙人洞的出口之一,是吕洞宾修道、会友、观星赏月的一个点。

  来源:东港发布

责编:安安

新闻爆料/广告合作:微信号 ax15066666586

本稿件来源网络,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。